第402章 连锁反应-《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3/3)页

    “所以要用他们自己的人。”何雨柱早有打算,“我们只派财务和几个关键岗位。要是连这些都管不好,后续更大的合作就更不用想了。”

    转型并不顺利。

    机载电子厂的老工程师对新来的生产线操作手册直摇头:“这都是什么洋玩意?咱们以前那套多好用!”

    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对转向民用很不理解:“我们以前都是为重点项目服务的,现在去做民用材料,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何雨柱亲自去各厂走了走,然后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讲了话:

    “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我要告诉大家,最好的技术,一定要能在市场上立足。民用领域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比军工更残酷。能在这里活下来、发展好的技术,才是真正过硬的技术。”

    他顿了顿,环视台下:“而且,民用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反哺其他领域。这个道理,大家以后会明白。”

    接下来黄河高科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老旧设备被淘汰,新的生产线安装调试。

    研究人员被要求学习国际最新技术动态,管理人员开始接受市场培训。

    痛苦是难免的,但也有人很快适应了变化。

    宋厂长再次来访时,很是惊讶:“老何,你这效率可以啊!部里领导都很关注。”

    “你不忙么,还有空往我这跑?”何雨柱道。

    “有个消息,上面看了你们改制的报告,觉得这条路可行。可能明年会放开更多类似单位进行试点。”

    何雨柱点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跟你们也没啥关系啊,你们可改不了。”

    “我这不是等成果等的急么。”

    “急有啥用?成果又不是一天就能变出来的,我这才刚刚开始。”何雨柱道。

    “我们能不能插个队?”

    “不能,除非你把你的人调过来一些,不然我可保证不了,下面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还要活啊,我可是给他们做了保证的。”何雨柱道。

    “那我去申请,如果真能调过来了,你可不能再找借口推了。”

    “没问题,你去找人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何雨柱道。

    “这个可是你说的。”

    “我说的,除了你们这类单位,其他单位的如果人家要跳槽你们也不能拦着。”何雨柱道。

    “这个.你就这么大信心。”

    “是。”何雨柱道。

    “那我可真得考虑考虑。”

    “那你回去考虑,别耽误我忙。”何雨柱道。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就不能对我客气点。”

    “你就跟讨债鬼一样,我怎么客气?”何雨柱道。

    “合着都是我的不是了。”

    “嗯,就是这个意思。”何雨柱道。

    “不行,我要是把人给你弄过来,你得请我吃饭。”

    “是你求上门的。”何雨柱道。

    “那还是你先找到我们的呢。”

    “此一时彼一时!”何雨柱道。

    “走了,记得准备好酒!”

    宋厂长回去后没几天就让人送来了一份详细的人员档案,可见他多着急。

    何雨柱翻开档案,都是四十岁上下的技术骨干,专业背景扎实,但在原单位似乎都有些不得志。

    他拿起电话拨给宋厂长:“老宋,你这几个人,怕不是把刺头都给我塞过来了吧?”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哪能啊!都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就是性子直了点。你何老板不是最擅长调教这样的人吗?”

    放下电话,何雨柱把档案递给小满:“让技术部评估一下。如果专业确实对口,就安排面试。”

    “好。”

    面试安排在一周后。何雨柱亲自参与了最后几场,他发现这些人的确如宋厂长所说,专业能力扎实,但多少带着些原单位的思维定式。

    “这些人要不要?”面试过后小满问道?

    “选最好的录用,那些思维僵化的不要,不适合我们。”

    “好,我这就去安排。”

    宋厂长打电话来问怎么退回去那么多,何雨柱也不跟他客气,告诉他那些只适合国企。

    宋厂长说下次会筛选过后送过来,何雨柱不置可否,他们自己筛选还不知道筛出个啥,不过总比没筛好,多少能省点时间。

    何雨柱把具体的事情交给下面去做了,面试那些人他就不参与了,有点浪费时间。

    下面的人倒是松了口气,老板亲自来他们压力也是很大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