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 “那就等你问清楚了再来谈这件事吧,我虽然有心助力国防建设,你们也不能让我血本无归吧?” “明白,我再跑一趟,把事情问清楚了再来找您。” “嗯,你可以先把你说的这些单位的资料给我一份,我们评估一下,跟我们合作也不是什么单位都可以的。” “了解,从您选的那些合作伙伴就能看出来,我回去后就准备。” “那行,我就等待你的好结果了。” 送走宋厂长后,何雨柱问小满:“你怎么看?” “这种事情我看不准,还是你自己决定吧,不过决定前你得想想家里和集团,你可不是孤身闯荡的人。” “我清楚,所以才犹豫。”何雨柱道。 “其实我们现在做的行业对集团来说足够了。” “我也清楚,算了,看天意吧。”何雨柱道。 “你还信这个?” “不信不行啊,人定胜天,可这天不止一块,上面的云彩太多了,谁知道下一刻来的是白云还是乌云?”何雨柱道。 “我可不希望看到乌云来,一直晴天最好。” “怎么可能。”何雨柱笑道。 “不行我们就找个云彩少的地方。” “诶,外面什么情况你难道不清楚,复杂程度不比这边差。”何雨柱道。 “所以涉猎的越少我们风险越小。” “那可未必。”何雨柱道。 “不跟你讨论这个了,没有结果的,除非我们老何家不做生意了,要不然就是我们都退,让弟弟们和孩子们头疼去。” “怎么,你想退休了?”何雨柱道。 “嗯。” “过几年吧,现在你敢放手?我可不敢!”何雨柱道。 “也是。” 宋厂长也没让何雨柱等太久,底下嗷嗷待哺的企业太多了,在他看来被挑中的才是幸运儿。 何雨柱仔细翻阅着宋厂长留下的资料,手指在其中三份上轻轻敲了敲。 “就这三家吧。”他对小满说,“民航辅助动力研究所,机载电子设备厂,还有那个特种材料实验室。底子都还不错,主要是方向对口。” 小满接过文件看了看:“打算怎么谈?” “先接触。明确我们的条件:资金我们可以投,技术可以引,管理权必须归我们。保证现有职工安置,但新公司要按我们的模式运作。”何雨柱语气平静,“如果他们能接受,就往下谈。不能接受,就此打住。” 第一次洽谈安排在机械工业部下属的一个招待所会议室。 对方来了五六个人,除了三位单位的负责人,还有部里的两位同志。 何雨柱这边只带了律师和一位财务顾问。 “何先生,感谢您对咱们这些单位的关注。”部里的张处长开场很客气,“改革嘛,就是要大胆尝试。不过经营管理权这个事,是不是可以再商量?毕竟这些单位的技术都有特殊性.” 何雨柱微笑打断:“张处长,我理解。但既然是合作,就要权责对等。我投入真金白银和先进技术,如果不能掌握经营方向,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决策,那这笔投资的风险就太大了。” 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推了推眼镜:“何先生,我们实验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设备老化,很多实验做不了。如果合作,您能投入多少更新设备?” “第一期五百万。”何雨柱直接报数,“主要用于更新关键设备。但前提是,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要调整,重点转向民用高性能复合材料。” “五百万?”几位负责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个数字在当年,对这些困于经费的单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机载电子设备厂的厂长犹豫着问:“那现有职工怎么办?” “全员接收。”何雨柱给出明确答复,“经过培训后重新上岗。不愿意留下的,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偿。” 洽谈持续了整个下午。 送走对方后,律师低声道:“何先生,部里那两位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 “正常。”何雨柱并不意外,“这种事没有先例。让他们慢慢消化吧。” 接下来的一个月,谈判进行了三轮。 何雨柱坚持经营管理权不松口,但在职工安置、技术成果归属等细节上做了适当让步。 最终,在更高层面的推动下,协议达成了:黄河集团出资六千万,与这三家单位共同组建“黄河高科集团”,黄河占股67%,获得经营管理权。原有单位作为股东保留33%股份,职工全部转入新公司。 签字仪式很简单,就在部里的会议室。 放下笔的瞬间,何雨柱知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恭喜了,何先生。”宋厂长特地赶来,“这下你可是把担子挑起来了。” “还要多谢宋厂长牵线。”何雨柱与他握手,“怎么样,你们那边有进展吗?” 宋厂长压低声音:“领导说了,先看看你这边的成效。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后续或许会有更多合作可能。” 回到公司,何雨柱立即召集管理层开会。 “三家单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王总,你带团队去辅助动力研究所;李总,你负责机载电子;张总,特种材料交给你。”何雨柱分配任务,“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然后是设备更新,最后是业务转型。” 几位老总领命而去。 小满有些担心:“一下子铺开三个摊子,管理跟得上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