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总共六百斤,现在供销社的大米和面粉都是两毛,但是要票,纪琬的这些卖三毛,也是实惠价了。 没多久,卖票的小伙子就来了,身后跟着几个拉推车的壮汉。 “姐,你这些粮食都是上等货啊!”小伙子还是头一次看见品相那么好的大米和买奶粉,比供销社的都好。 “那肯定,大米和白面的价格都是三毛,这些是六百斤,总共一百八块,票你看着给我就行。” 小伙子给了纪琬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暖瓶票还有一些肉票和布票,最后还给了现金一百五。 “姐,下次卖粮还找我,我是前头巷子的二虎子。” 纪琬应了句‘好’。 拿到票,纪琬就去供销社买了两个暖瓶,现在暖瓶也是稀罕物,平常人家买一个都是奢侈。 不过买多了,陈荷女士肯定不会放过她的。 这个价格在纪琬这个21世纪的人眼里是相当便宜的,才两块几一个。 “同志,有没有自行车?” 现在有了钱,当然要给家里买个代步工具。 那个店员看了眼纪琬,“有一辆新车,但是要票,没票给再多钱也不卖。” 纪琬从布包里把自行车票反正该柜台的玻璃桌上,“可以买了吗?” 这店员翻脸比翻书还快,“当然可以,同志跟我都这边来,我们这个车可是最新的,165不二价。” 纪琬仔细的验货,确实是新的,牌子也是凤凰牌的,“行,我买了。” 接过纪琬的大团结,店员一张脸笑得就没停过,“稍等。” 手上热乎的新车,纪琬骑着它就回村了。 新车果然招人,村里好多人都在跟纪琬打招呼。 “小琬丫头,你家买车啦?” “老纪家莫不是要一夜暴富了?这车还是新的嘞。” “我家都不知道啥时候能买得起。” …… 纪琬骑着车回家,“娘,我回来了,快来看我买了啥?” 屋内,陈荷急匆匆的跑了出来,“小琬,你怎么买了辆车?” “回家说,外面人多。”纪琬把车停在棚子里,拉着陈荷就进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