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缺爱少女的教育-《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第(2/3)页

    在童年时代遭到的排斥让索菲亚始终不断地寻求着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那就是谋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温情。

    正如弟弟从母亲那里得到,而她所没有得到过的温暖一样。

    此时的德意志,四分五裂,就连那些小公国的君主们都要力求在马车、服饰等各个方面彰显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贵族家庭出身的孩子身边有保姆、女家庭教师、男教师,以及各种指导者来照顾他们,教授他们音乐、舞蹈、骑术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对他们进行训练,以确保他们的仪态、举止和信仰能达到欧洲宫廷的标准。

    首先要学的就是礼仪,年幼的学生们不断地练习若鞠躬和屈膝礼,直到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最标准的动作。

    语言的学习是重中之重,年轻的亲王和公主们必须具备法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全欧洲知识界的通用语言。

    这个时候,德意志的贵族普遍认为德意志语过于粗俗。

    而索菲亚迎来了她的女家庭教师伊丽莎白·芭贝特·卡德尔。

    芭贝特是法国人,是胡格诺派的信徒,她认为尊崇新教的德意志比信奉天主教的法国更安全,也更投合自己的脾气。

    芭贝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学生之所以频频与人发生冲突是因为她经受着孤独的折磨,这个小女孩渴望受到鼓励和来自他人的温暖。

    芭贝特满足了索菲娅,她还竭尽全力地凭借着法语的逻辑性、微妙性,以及这门语言所富有的机智和生动培养索菲娅对法语的热爱。

    索菲娅对法语的喜爱始终都没有消失过。

    法语课从最初的《拉封丹寓言》发展到法国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的作品,虽然索菲娅觉得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只是在死记硬背。

    也因此,有人注意到她有个好记性,就一直饱受着背诵的折磨。

    索菲亚的手边经常有一本德意志语版的《圣经》,在那本《圣经》里,所有当时她必须背下来的章节下都划着红线。

    与牧师相比,芭贝特的教育方法已经算是很温和了。

    索菲娅的父亲是一个狂热的路德派教徒,他选中了瓦格纳这个迂腐的军队牧师来充任女儿的宗教、地理和历史教师。

    瓦格纳的教学手法很死板,他只知道让学生不停地背课本,结果他的学生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
    第(2/3)页